为什么想做一档,可以讲给大众听的,医药圈访谈栏目?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大火,向大众揭开了医药圈的冰山一角;电影很感人,但在中国普罗大众的心中:命比天大。面对原研药高昂定价,于情于理,大众都不买单。
正如谷贱伤农的道理一样,站在商业回报的角度来说,将创新药打成白菜价,也绝对不是一个做新药的良好生态循环。谷子不挣钱了,也就没有人栽培青苗了。大众懂种谷子的道理,却不懂做药的道理。
过去10年,中国的创新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跌宕起伏间也诞生了很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造就了访谈的绝佳素材。谈论话题:不止做药,更是追寻在拨开:院士、海归、名校、教授、企业家、博士等诸多外衣之后,闪烁的人性挣扎与光辉。
如何选嘉宾?寻找医药圈,那些色彩鲜活,历经风雨与变革,具备破界和破局思维的风云人物。
于是便有了不破不立,迫界者!
为何是“迫”界者?
迫,拆字:白手起家的人,需要先跑起来。这是诸多医药圈创始人,打破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