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将讲
podcaster-avatar
蒋对了
你好呀~这里没有快节奏的信息轰炸,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激烈情绪,只有我慢慢说话的声音,和一份想与你共同修复内在的心意。 我做这档播客,初衷很简单——想在匆忙的日子里,为自己找一块能“慢慢来”的角落:试着做让身体舒适的事,探索不透支情绪的温柔快乐,把保护自己的能量、照顾好身体放在第一位。 或许这个慢节奏,和当下追求刺激的互联网有些“不合拍”,但我始终相信,那些同样渴望不慌不忙生活、想好好拥抱自己的同频朋友,总会在这里相遇。我们一起聊生活里的小暖意,分享让内心平静的小方法,在慢下来的时光里,一点点找回松弛的自己。
podcast-avatar
欢迎你在这里停留。愿我们每次相见都比上一次更从容。
订阅蒋将讲
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节目
小宇宙 icon苹果 icon喜马拉雅 iconQQ音乐 icon网易云音乐 iconOvercast iconPocket Cast icon
Castro icon
点击图标即可跳转对应平台
主播精选单集
episode-cover
EP01 心脉受损:现代人的心理能量告急状态
hello呀,宝子们。 也许你最近总是刷到这样一个词:心脉受损。 意思是现代人因压力、负面情绪导致的心理能量枯竭问题。这期我们就来讲一讲心脉受损的常见原因,并一起探索一些实用的自我修复方法。 【时间轴】 00:41 1、心脉受损的概念与表现 * 心脉受损是一种心理能量告急的状态,比喻自中医心主血脉的概念,指心理能量管道受阻。 * 表现为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持续疲惫、失眠等,是心理能量不足的信号。 02:22 2、心脉受损的原因 * 三类常见原因 * 以个人经历为例 05:13 3、修复心脉的方法 * 夺回微小决策权 * 情绪显形化 * 建立心灵庇护所 06:50 4、推荐资源与总结 * 推荐书籍和辅助工具 * 有助于恢复心理能量循环的思路
episode-cover
EP03 心碎急救室:走大运前必过情关
hello宝子们,欢迎来到第三期。 也许你看过很多书籍和电影教你如何去爱,却没有人教过你如何应对分手。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探讨,我们该如何去爱、又该如何体面地告别? 【时间轴】 01:00 1、分手痛苦的心理学原因 * 分手痛苦源于大脑形成的依恋模式被打破,类似于戒断反应。 * 失去伴侣会被大脑视为威胁,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01:30 2、情绪处理建议 * 允许自己崩溃、哭泣,情绪压抑会导致问题加重。 * 情绪疏解比压抑更有效。 02:27 3、如何断舍离 * 物理层面。 * 心理层面。 04:10 4、重建自我 * 从“我们”回到“我”。 04:57 5、社交支持与时间管理 * 求助技巧。 * 15分钟法则。 06:02 6、长远视角与自我成长 * 反思关系中的收获。 * 如何自我成长。
episode-cover
EP12 别让“窝里横”,寒了最亲近人的心
人们为何容易对亲人发脾气,总是窝里横? 本期我们一起探讨“窝里横”现象背后的心理根源,如安全区效应、压力转嫁、高期待和关系懈怠等。 通过真实案例和心理学理论,引导听众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中的情绪问题。 1、窝里横的心理现象 * 窝里横是指对外人温和,对家人苛刻的心理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 这种现象的根源包括将家视为心理安全区、无意识转嫁压力、对家人期待过高以及关系懈怠。 2、心理安全区效应 * 家被视为心理安全区,人们在这里卸下伪装,情绪裸奔,但裸奔的情绪可能会伤害家人。 * 安全区的距离是被包容,但不是被伤害,家人也会因情绪失控而伤心。 3、压力转嫁与踢猫效应 * 人们常将压力转嫁给家人,尤其是比自己弱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踢猫效应。 * 挫折攻击理论指出,对外人会克制攻击冲动,但对家人因无顾虑而直接爆发。 4、对家人的高期待 * 对家人常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他们应该懂自己没说出口的需求,导致失望和冲突。 * 期待高是因为在乎,但懂不是天生的,需要沟通和交流。 5、关系懈怠 * 关系稳定后,人们减少维护关系的投入,对家人使用本能反应而非沟通技巧。 * 家人是最珍贵的关系,却常被用最随意的态度对待。 6、控制情绪的方法 * 意识到自己要发脾气时,按下暂停键,给自己冷静的时间。 * 换种表达方式,用“当你做A时,我感到B,因为我需要C”的公式,精确表达感受和需求。 * 降低对家人的期待,接受他们的不完美,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 如果发了脾气,主动修复关系,诚恳道歉,表达在乎。
查看全部单集
联系我们
contac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