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幻时刻Fungimind
podcaster-avatar
podcaster-avatar
Zhuoran_Ana、智幻时刻FMind
智幻时刻是一档科技人文播客,重点关注AI和社会公共议题的交叉地带。 我们想呈现商业世界更复杂的面相,去讲述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社会、重塑权力,以及在看似中立的计算中,延续偏见、欲望与控制。 节目由常驻主播 Zhuoran发起,邀请技术、商业、法律、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进行跨学科对话。 Zhuoran曾在财经媒体担任报道总监、记者,后进入头部云计算&AI企业负责消费级AI的GTM和治理工作。现在是一位AI治理研究者,她同时拥有中国法律职业资格和欧盟数据隐私专家认证(CIPP/E)。 幻觉很迷人,也很危险。希望通过对话和思考,我们一起对抗幻觉。
podcast-avatar
订阅智幻时刻Fungimind
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节目
小宇宙 icon苹果 iconSpotify icon
点击图标即可跳转对应平台
主播精选单集
episode-cover
E07 最全解析全球新一轮反垄断浪潮 | 对话反垄断专家(上)
近月,Google、Meta、英伟达等科技大公司分别在全球多个地区因反垄断审查而备受关注: 美国FTC诉Meta案进入关键审理阶段,Google则面临搜索与广告的双线拆分压力;欧盟动用《数字市场法》对苹果和Meta分别罚款5亿欧元和2亿欧元;中国在今年启动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等等。 而与此同时,最近看到红杉资本发布的一个观点认为,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出海,而是从诞生第一天就要定位国际化。那么,中国出海企业又如何认知其中的法律风险?如何为未来进行全球化合规布局?也成为了当下一个战略性命题。 全球反垄断是否正在同步升温?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的刘旭老师,来帮助我们回溯和解析这一场跨越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反垄断浪潮。 从微软案到谷歌案,从欧盟《数字市场法》到中国反垄断执法演进,本期播客将抽丝剥茧地剖析技术、政治、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刘老师的讲解系统、具体,几乎是一堂数字平台治理的公开课。 本期内容分为上下集两集: 📌 上集重点: * 美国、欧盟、中国三大法域反垄断执法的演变路线 * 从微软、谷歌到Meta的典型案件分析 * 谷歌案是来早了还是来晚了?监管者如何“修正现实”? 📌 下集预告: * 当前全球反垄断潮的驱动机制与未来趋势 * 中国企业如何构建“合规即竞争力”的全球战略 本期主播 ( 小红书: Fungimind_AI治理蘑菇) * Zhuoran:智幻时刻主播,AI治理研究者,拥有财经媒体和云计算&AI的交叉从业背景 * Neal:智幻时刻主播,资深财经记者 本期嘉宾 你将听到: 00:04 开场 02:45 新一轮全球反垄断浪潮来袭:巧合还是必然? 03:09 克林顿时代的微软拆分案如何开启了反垄断执法的分水岭 04:02 欧盟的持之以恒vs美国的政策转向 07:34 美国20年放松管制后回归缩紧 10:23 特朗普vs拜登:谁在延续谁的反垄断政策? 15:34 FTC和Meta的诉讼诉讼解析 * 拆分的商业逻辑与法院权衡:投资者利益vs市场竞争 * WhatsApp拆分的可能性分析:为什么它比Instagram更危险 * 市场界定之争:注意力市场vs社交媒体 25:00 欧盟数字市场法的诞生:告别复杂市场界定的制度创新 28:01 谷歌案的时间悖论:反垄断来得太早还是太晚? 33:19 谷歌搜索案vs广告技术案:司法部的分步执法策略 39:26 市场结构vs市场结果:保护竞争还是保护消费者? 43:02 欧盟AI法案的确定性价值:先行立法的好处 45:35 回顾中国反垄断发展的关键节点 2008、2011、2018、2020、2022、2025 01:04:33 下期预告:中国企业出海指南:在反垄断夹缝中寻找全球机遇。 下集,我们将深入探讨英伟达案、悬而未决的重大案件,以及中国企业出海的合规策略。 BGM: 片头: TURPAK - The Next Step 插曲:Strings For A Queen (Original Mix) - ELYZA,Xan 片尾:Lonely Man - Alex Hamlin * 小宇宙、Apple Podcasts、Spotify、QQ音乐:智幻时刻Fungimind * Email: Fungimind@163.com * 小红书:Fungimind_AI治理蘑菇 更多长文字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智幻时刻Fungimind (fungimind)
episode-cover
E03 焦虑社会:谁在主导人工智能的叙事?
本期节目主要讨论AI如何被讲述、被理解、被接受,以及被信仰。 这两天,李飞飞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HAI)发布了《2025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这份长达 456 多页的报告显示,在2024年,AI更大程度地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全球的科技政策制定者们不再只是在讨论人工智能,更积极地投资人工智能。巴黎行动峰会之后,安全不再是AI治理领域最核心的议题。而为了抢夺全球AI发展的先发优势,各国科技公司也开启了“Beta即推送”的竞赛。 可以说,半成品是我们的时代症候群:人们被迫接受尚未成熟的产品、系统和服务,与之共存,并承担代价,进而加强社会结构性的焦虑。 这是一场迟来的节目介绍,也是一个邀请。我们从一个牧区少年的故事讲起,穿越政策、商业与哲学的边界,进而分析AI的前沿风险概念为何被提出?为何“安全”成为科技主流政策讨论的遮蔽?又是谁制造了“未来风险”的想象。 本期主播 Zhuoran:AI治理研究者,重点关注科技法和STS领域,拥有财经媒体和云计算&AI行业的交叉从业背景,并参加过多个AI Safety治理研究项目。 📘 内容目录 00:17 一个问题的产生:谁在主导AI的叙事?这是认知之争还是权力之争? 01:07 拉图尔的警示:我们的二元思维陷阱 03:09 技术焦虑:登船还是被淹没? 04:26 "半成品社会"的来临:AI的新应用为何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甚至存在不成熟的情况被广泛推广? 05:45 入场:技术乌托邦背后具体的人:14岁藏族少年的故事 09:28 一支打动我的科技广告:Behind the Mac 10:46 《幽灵工作》作者告诉我:什么是创新的基础? 12:44 技术性消失如何将技术塑造成奇迹,如何使人类劳动变得隐形 14:09 前沿AI风险的提出:AI实验室们的议程设置 17:05 红队报告的惊人发现:AI能力的失控边界 揭秘Anthropic等公司内部红队测试的震撼结果:最新AI模型已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类专家能力,生物安全测试结果令人不安,暴露出技术发展的失控潜力。 18:37 全球AI治理联盟的崩塌 从英国布莱切利峰会到巴黎行动峰会,安全一词从标题中消失,美欧英同盟破裂。 20:00 模型竞赛,一个字:卷 21:29 "前沿AI风险"如何塑造政策真空? 23:15 云计算巨头:AI革命背后真正的权力持有者 24:25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AI叙事存在认知偏差,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人文学科关注的社会复杂系统。 26:24 存在风险叙事的真相:源自顶尖科学家的担忧 28:33 如果海德格尔活着,会如何批判硅谷? 31:25 AI创业者是当代“奥本海默”吗?科技精英的道德幻觉 34:15 智能概念的哲学革命:从人类中心到宇宙尺度 35:45 意识与智能的解构:AI的存在主义挑战 39:57 可解释性AI:我们不够重视的关键研究领域 40:34 Stop Sign停车标志实验:自动驾驶到底能和人类一样看懂路标吗? 42:56 破除单一叙事:重塑AI讨论的多元声音 44:13 重启对话:技术即人 📘 本期提到的关键概念 * Noema:意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或内容,即经验的意义部分。 * Noesis:与Noema相对应,Noesis指的是意识活动本身,即赋予经验意义的过程或行为。 * Hylomorphic Model:认为任何物理实体都是形式(Form)与质料(Matter)的结合。形式赋予事物其特性,质料则是构成事物的材料。 * SETI(搜寻地外智能):指的是寻找地外智慧生命存在证据的科学努力,主要通过接收和分析来自太空的信号来探测可能的外星文明。 * Frontier AI Risk:高度先进的基础模型可能具备的危险能力,足以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风险。 * Red Team(红队):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红队指的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攻击来测试AI系统的防御能力,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漏洞。 * 可解释性AI:指一套方法和流程,使人类用户能够理解和信任机器学习算法的结果和输出,旨在提高AI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 AI Agent:指能够自主执行任务、进行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人工智能系统或程序,通常用于完成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 技术性消失:指人类劳动在技术包装下被“隐形化”的过程,即技术的发展使得背后的人类劳动变得不可见或被忽视。 * 《悬崖》(The Precipice):由哲学家托比·奥德(Toby Ord)撰写的书籍,探讨了人类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生存风险,以及如何确保人类文明的长期存续。 * 《幽灵工作》(Ghost Work):由玛丽·L·格雷(Mary L. Gray)和西达斯·苏里(Siddharth Suri)合著,揭示了在数字经济中,被技术平台隐藏起来的大量临时工和零工劳动者的现状,探讨了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影响。 * 去蔽:让被遮蔽的存在重新显现出来,从而通向更本真的理解。 👤 提到的人物 * Bruno Latour:科学社会学与“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者 * 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AI领域“教父”级人物,积极参与AI伦理与风险讨论 * 朱松纯:北京大学AI研究院教授,提醒AI从学术问题转为社会问题的认知挑战 * 朱啸虎:著名投资人 * Mary Gray:《幽灵工作》作者,微软研究院研究员 * Amba Kak:科技政策研究所AI Now执行董事 * Sarah Walker:天体物理学家 * Benjamin Bratto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技术哲学与思辨设计教授 📚 参考资料 1. Rees, T. (2025). Why AI Is A Philosophical Rupture. Noema. Retrieved from www.noemamag.com 2. Fernandes, E., Evtimov, I., Kohno, T., et al. (2019). In London? See our work on Adversarial Machine Learning at the Science Museum. Tech Policy Lab,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Retrieved from techpolicylab.uw.edu 3. OpenAI. (2023). Frontier AI Regulation: Managing Emerging Risks to Public Safety. OpenAI. Retrieved from openai.com OpenAI+1OpenAI+1 4. Helfrich, G. (2024). The Harms of Terminology: Why We Should Reject So-called “Frontier AI”. AI and Ethics. Retrieved from link.springer.com SpringerLink+1SpringerLink+1 5. Anthropic. (2025). Progress from our Frontier Red Team. Anthropic. Retrieved from www.anthropic.com Home 请注意,第4条参考文献指出,“前沿AI风险”概念最初由人类未来研究所(FHI)的研究人员提出,尽管未直接提及OpenAI、DeepMind等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名称,但事实上,该论文在OpenAI的网站上明确表示是由OpenAI独立委托完成。 可信AI交通路标实验 📚 BGM: 片头:Ivano Palma - Il viaggio 片尾:Lonely Man - Alex Hamlin * 小宇宙:智幻时刻Fungimind * Apple Podcasts:智幻时刻Fungimind * QQ音乐:智幻时刻Fungimind * Spotify:智幻时刻Fungimind * Email: Fungimind@163.com * 小红书:Fungimind_AI治理蘑菇
episode-cover
E10 AI应用的真伪需求:和盲人开发者聊vibe coding、语音合成和脑机接口
这是一期产品体验漫谈。 我和开发者张军军组成了一个mini焦点小组,军军是一位资深的盲人软件工程师,他对技术非常热爱也非常了解,这为这期节目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反直觉用户行为洞察。比如,为什么盲人用户不喜欢 拟人化的声音却钟爱20年前的机械音?AI生成越“温柔贴心、面面俱到”,使用体验却越糟糕? 和军军认识是在两年前,当时我们合作发布了一个进行了“偏见祛毒”的中文开源数据集。每一个行业都不缺和热门企业家和权威学者的对话,但基于用户的研究却是比较隐性的。在无障碍这个市场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嗨和脑补,但用户真的习惯什么、需要什么,并不清晰。 目前,全球视力辅助技术市场正在经历强劲增长。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报告,全球视力障碍辅助技术市场从2024年的54亿美元预计将增长至2030年的9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2% 。另一份Zion Marke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57.2亿美元预计将达到2034年的21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9%。亚太地区被预测为增长最快的辅助技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5.2%。这一快速增长主要由人口老龄化、AI技术进步、政府无障碍政策支持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视力问题增加等因素驱动。这也许也是是马斯克等企业家持续在推出视力辅助技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一期和AI有关,但不止于AI;有关于无障碍设计,又不止于无障碍的节目。欢迎各位听众朋友们进入这个特别的焦点小组,和我们一起感受技术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并重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设计。 🎧 本期主播 ( 小红书: Fungimind_AI治理蘑菇) Zhuoran:AI治理研究者,重点关注科技法和STS领域。拥有财经媒体和云计算&AI行业的交叉从业背景,并参加过多个AI Safety治理研究项目。 本期嘉宾 张军军:中国盲文图书馆软件工程师 🌲 SHOWNOTES 00:03 开场:相比拟人化,我更喜欢机械的声音 03:24 回看2023——2025的AI应用,从“玩具”到“工具”的转变 06:23 - 盲人开发者的"听觉编程法" * 揭秘:如何用读屏软件写出高质量代码 * 快捷键的艺术:在代码树状结构中自由穿梭 12:12 AI coding天然无障碍吗? 21:56 - 科技企业真的在乎无障碍设计吗? * 微信PC版4.0的无障碍修复 * 有些公司做大量宣传,有些默默解决问题? * 特别版APP的困境:投入巨大,维护困难 29:32 盲人用户的"黑屏模式” 31:17 - AI出行工具的尴尬现实:环境噪音让AI识别效果大打折扣 36:30 Be My Eyes应用进化史:从社交到AI * 志愿者服务的社交压力问题 * AI助手如何解决"不想麻烦别人"的心理负担 * 洗衣机旋钮识别:生活细节中的价值 40:59 - 机械语音的巨大市场 * 视障用户的高速语音需求 * 苹果在iOS 16中重新引入Eloquence语音 46:07 - AI的“冗长好心”是一种打扰吗? 50:06 - 科技产品该不该替用户做判断?设计哲学的分歧 发霉面包案例:AI该说"这是发霉面包"还是"建议别吃"? 54:10 - Neuralink:这玩意儿让我觉得恐怖 01:06:05 智能硬件的"功能堆叠"陷阱 * AI眼镜、超声波盲杖、避障腰带...都不好用? * 专注单一功能vs大而全的产品策略 01:13:26 硬件触觉的不可替代价值 01:18:36 -无障碍的价格区间:无障碍不是“成本点”,而是“增长点” 01:20:54 包容性设计的细节:物理咖啡机、触屏咖啡机,没语音功能的咖啡机...... 01:24:30 我们已经无法生活在一个没有电子音的世界 🔍 参考资料 1. Microsoft AI Skills - Expanding Accessibility with AI www.youtube.com 微软关于AI扩展无障碍功能的介绍视频 2. 3. Brian Roemmele - Stephen Hawking's Voice Synthesizer www.youtube.com 霍金语音合成器的技术解析 4. 5. Forbes - Elon Musk's Neuralink Is Working On Curing Blindness www.forbes.com 福布斯关于马斯克Neuralink治疗失明项目的报道 🔍 研究报告 1.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 Inclusive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sir.org 关于包容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文章 2. Accenture - Technology Trends 2024 www.accenture.com 埃森哲2024年技术趋势报告 3. 本期提到的部分产品与工具 * 阳光读屏 - 张军军所在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开发的读屏软件 * Be My Eyes - 视觉辅助应用 * 豆包 - 字节跳动的AI * vivo看见 - vivo的无障碍视觉辅助功能 * IBM语音合成引擎 - 经典机械语音合成技术 * Eloquence语音引擎 - 苹果在iOS 16中重新引入的语音选项 🎵 BGM: * 开场:CYBEREALITYライフ - BOOTSCREEN WELCOME * 正题过渡曲:Tsundere Twintails - Cute Circus * 片尾:Lonely Man - Alex Hamlin * 小宇宙、Apple Podcasts、Spotify、QQ音乐:智幻时刻Fungimind * Email: Fungimind@163.com * 小红书:Fungimind_AI治理蘑菇 更多长文字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智幻时刻Fungimind (fungimind)
查看全部单集
联系我们
contact inform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