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书院
podcaster-avatar
花爷本爷
欢迎光临《精神书院》,我是 六楼楼长花爷。 你是否也曾立下Flag要读完一本经典,结果翻了不到十页就被催眠?买了《尤利西斯》只为镇宅,《存在与虚无》直接让你体验“虚无”? 别自责,这不是你的问题!是这些书太“各色”,它们需要一位合格的“翻译官”。 本书院坐落于“精神病院”六楼,专收治各类“阅读困难症”患者。本楼长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佶屈聱牙、深奥晦涩的经典巨著,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兑上二两段子和人间烟火,喂到你嘴里。 我们不去神坛拜书,我们就在地上聊闲天。让康德陪你思考下班的路,让《百年孤独》治愈你的家族焦虑,让《瓦尔登湖》给你一个请假去郊游的理由。 在这里,我们放弃对字句的执念治疗,专注于获取思想的精神治愈。每周1/3,准时入院,按时服药(知识),稳住,别疯!
podcast-avatar
自从听了《精神书院》,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订阅精神书院
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节目
小宇宙 icon苹果 iconSpotify icon喜马拉雅 icon网易云音乐 icon荔枝 icon
点击图标即可跳转对应平台
主播精选单集
episode-cover
EP01:(那些你读不下去的书)| 《瓦尔登湖》
「你有多久没有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了?」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信息才能生活吗?」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为什么内心反而更焦虑?」 当社交媒体不断刷新我们的注意力阈值,梭罗在1845年的湖畔实验呈现出惊人的现代性。这位隐居者通过记录蚂蚁战争、冰层变化和28美元的极简账本,完成了对工业文明最早的「数字排毒」抗议。从神经科学揭示的40比特信息处理极限,到现代人日均175份报纸的信息量,我们正在重演梭罗警告的「手段目的化」陷阱——把赚钱、社交、消费本身当作终点,却忘了追问生活的本质意义。 欢迎来到《精神书院》,这是花爷新开的精神病房,专门带大家解读那些买来压箱底,看了就犯困的经典著作。 这一期我们要聊的,是一本很多人买过、翻过、但读不下去的书——《瓦尔登湖》。 150 多年前,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做了一场“断舍离”实验,他逃离当时的“高科技”(铁路、电报、报纸),选择用最简单的生活来寻找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本书不仅是隐居生活的记录,更像是对现代焦虑的一次预言。 在节目中,花爷会带你一起思考: * 为什么梭罗说“大多数人过着静静的绝望生活”? * 我们为什么会把手段当成目的(赚钱→买房→安全感→再赚钱的死循环)? * 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瓦尔登湖”? * 几个可实践的方法:静默时段、单任务专注、观察日志、必需品审计。 一句话总结: 《瓦尔登湖》不是让你去森林搭帐篷,而是提醒你:生活可以更简单、更专注、更清醒。 【本期讲述人】 花爷(精神书院) 【收听指南】 02:24 梭罗的现代预言:我早就警告过你们了 02:37 「静静的绝望」:梭罗笔下的现代焦虑图景 03:54 极简生活实验:一台iPhone的钱建小屋 05:20 信息爆炸:用吸管喝消防栓水的时代 06:42 观察的艺术:被15秒短视频摧毁的能力 07:45 科技中性论:铁路与做蠢事的辩证法 08:39 数字静修:每日30分钟「瓦尔登湖」实践 10:57 心流体验:生活丰盈的深度密码 12:57 效率陷阱: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才够? 13:36 信息洪流中的锚点:深呼吸与真思考 【精神金句】 “大多数人过着静静的绝望生活。” —— 梭罗“ 一个能从一滴露珠里看到整个宇宙的人,比拥有整个宇宙却视而不见的人更富有。” 【收听场景】 * 通勤路上,想放空但又想装点精神食粮 * 睡前助眠,用哲学代替短视频 * 想读书但没空读书的时候 【花爷的话】 在所有人都在问“如何更高效”的时代,梭罗在问:为什么要高效?在所有人都在追求“更多”的时代,梭罗在问:多少才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瓦尔登湖》。 【关于我们】 不同的视角,相同的思想碰撞。《精神书院》是由花爷出品的人文类播客节目,每周一、三更新,并不定期推出特别节目,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平台关注我们。欢迎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也期待更多创意。 联系我们:5168247@qq.com
查看全部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