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钱穆版
podcaster-avatar
乔小乔的
古代不管孔子的形象怎么变,大多数时候,孔子总之是最大的权威,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痛定思痛,要“打倒孔家店”,当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族自信心慢慢起来,孔子的形象又一变。 后世的孔子千变万化,是两千多年来社会不停变化的体现。那么,真实的孔子到底什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去读《论语》。《论语》里的孔子也不敢说是真实的,但至少是最接近真实的孔子。 《论语》核心在说仁,什么是仁?仁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论语》说仁者爱人,仁的发端是血缘关系,是入孝出悌,也就是从一个人怎么对待父母、对待兄长出发,以对待最亲的家人为内核推演到怎么对待朋友,怎么对待上司,怎么对待君主和国家。 这套家国同构的政治追求,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 君子之风“温良恭俭让”,这是传统中国人格理想的模板。这个社会共识就是从《论语》里来的。书里提“君子”提了100多回,怎么做君子,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那些思想早已在漫漫岁月中潜移默化地嵌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专辑参考了钱穆版的《论语新解》,靳大成的《论语通读》以及《刘勃的国学课》。
podcast-avatar
联系我们
contact information